俄罗斯已经没有退路,俄乌战争离结束还早,伊朗要和美国和解?

发布日期:2025-04-13 08:44    点击次数:179

当川普在白宫和泽连斯基爆发争吵的时候,当俄罗斯和美国在利雅得坐在会议室谈判的时候,当在联合国上表决以美朝俄站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一个错觉,感觉俄乌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其实,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俄乌战争距离结束还早,最起码在短期内是达不成协议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从最根本上来分析的这个问题,站在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国与国之间爆发战争,常见的引发战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不可调停,宗教矛盾、战略资源等等,但我认为最主要还是经济,是钱。你挡了别人的财路,人间肯定要和你拼刺刀。就像这次的俄乌战争来看,北约的东扩严重影响到了俄罗斯的发展,会威胁到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如果任由北约东扩的话,那么会对俄罗斯的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中美之间的抗美援朝也是同理,只有你国家附近稳定之后,才能有机会搞经济,否则面对外来势力长时间在你领土周围捣乱、骚扰,发展经济就会难上加难。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3 年 12 月的报告显示,2024 年俄罗斯的军事及与战争相关的支出将同比增长 29%,达到 12.8 万亿卢布(约 1400 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7.1%,超过苏联阿富汗战争时期的峰值。军工复合体以112%的产能利用率运转,导致民用工业出现设备老化加速(机械制造部门设备磨损率达65%)。这种经济结构的军事化转向,使得莫斯科已丧失通过谈判实现战略止损的弹性空间。

欧盟对俄11轮制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4000亿欧元,其中德国能源密集型产业萎缩12.7%。布鲁盖尔研究所测算显示,若冲突持续至2025年,欧洲防务开支将额外增加2800亿欧元,相当于削减“绿色新政”计划23%的预算额度。法德在军援问题上的分歧指数(基于政策文件语义分析)已从2022年的32上升至2024年的71,暴露联盟内部裂痕。

从俄罗斯和欧洲内部的经济来看,俄乌战争双方都在真刀真枪的干,都在赌上身家性命,不成功便成仁。加上全球经济的下滑给无疑给俄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讲过,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有成果的,无论站在俄罗斯还是欧洲来看,战场的最前沿无疑是残酷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士兵在战斗,每天都在增加兵员和补给,战争的经费也要超额支出。大炮一响,黄金何止万两。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帝国的覆灭中我们能找到蛛丝马迹,当年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都是因为国内经济的原因导致一代代的帝国梦想破灭。当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向外国借贷的时候,就应该想到金融是来钱快,但一旦倒台也是摧枯拉朽般的,一旦银行无法支付人民的疯狂挤兑,那么就离倒闭不远了。历史在反复重演着,现在的美国也面临着这种困境,外债一步步的累积,可以说将美国整个国家卖掉都不足以还清这些外债,看似现在美国疯狂的外交策略,其实追根溯源,就是为了救美元,为了拯救即将没落的帝国。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历史的车轮在行进,不会关心你以前有多么辉煌,优则胜, 劣则汰。

这场俄乌战争中,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俄罗斯可以适当的妥协来结束这场消耗战,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俄罗斯根本没有选择,并且一点都不能退让,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俄罗斯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部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外部面临着欧洲36国的战争,可想而知,这局面有多么的凶险,要不是有普京大帝这位强人在苦苦支撑,恐怕在俄乌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该结束了。俄罗斯为何不败,这还不是得益于有东方神秘力量的加持,面对美国的全方位制裁下,俄罗斯的卢布没有崩盘反而扛下来了,并且实现战时经济的小突破。这个事件的发生肯定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我们暂且不表。

还有很多水军带节奏,说什么伊朗要加入美国的阵营了,中俄伊大三角不稳定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就在近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表态称,他支持与美国开展对话,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此表示反对,那么伊朗就不会与美国对话。

伊朗作为中东的重要一环,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伊朗的保守派对改革派,改革派不可能获胜,最起码从大三角来看,改革派无论是在国内或者国外获得的支持力量都远远的低于哈梅内伊,美国自从川普上台之后,在外交上的战略感觉有点急于求成了,急于达到执政的成果。好事多磨,一般一旦焦急就会忽略一些细节,这细节恰恰正是伊朗,伊朗虽说局势也有些凶险,但大方向是正确的。你不妨想想,在俄罗斯加入西方会怀抱的时候,在东方这边和美国改善关系改革开放的时候,伊朗在干什么?没错,人家在反美,反美成为了伊朗的一大特色,在美国的全方位的围堵制裁下活过来了,并且拥有自己的超高音速导弹,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我认为世界上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伊朗作为欧亚大陆的“不稳定稳定器”,其战略价值不在于直接参战能力,而在于维系中俄战略纵深的完整性。当前各方博弈已突破传统外交调节阈值,唯有通过技术-经济-军事复合体系的持续对冲,才能最终形成新均势格局。在此过程中,任何速决论调都是对地缘政治规律的误判。

东方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这场经济战争能打到什么时候,最后怎么收场,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来看,仿佛都是一场修炼场,在这里上演了历史,演绎了国之殇,当铅华洗尽,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也许会有更为公正的解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